健康课堂

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课堂 → 正文

健康课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课堂 > 正文

六月健康信息提示

发布日期:2020-05-29    作者:转载 渭南疾控    来源:     点击:[]

六月份已经进入夏季,天气以晴热为主,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各类细菌、病毒、蚊媒等生长繁殖加快,容易引发和传播各类夏季传染病。根据我市历年发病数据统计,6月是手足口、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和布病、狂犬病等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高发季节,渭南市中心医院提醒广大市民注意做好预防。

当前我市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但国外疫情持续暴发,国内本土疫情也出现局部反弹的情况,在这里提醒大家在思想上不要麻痹大意,外出时请戴好口罩、尽量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人群普遍易感。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1、提高个人健康素养,养成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增强防范意识,加强自我防护。在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与他人小于1米距离时正确佩戴口罩。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尽量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式场所。进入公共场所主动“亮码+测温”。

3、在密闭公共场所工作的营业员、保安员、保洁员、司乘人员、客运场站服务人员、警察等人员以及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就医人员等应佩戴口罩。

4、学校应密切监测学生的健康状态,坚持每日测量体温,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做好消毒工作。注意所在室内(教室、宿舍、图书馆、活动中心、食堂、礼堂、洗手间、教师办公室等)开窗通风,保持环境卫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主要经粪口和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洗手。

2、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奶瓶、奶嘴及孩子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

3、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4、接种手足口(EV71疫苗)疫苗,引起手足口的肠道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和EV71,其中EV71是引起手足口重症和死亡主要原因,接种EV71疫苗可以有效预防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

5、学校要加强晨检制度,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加强教室空气流通,做好日常性消毒隔离。

夏季气温高、各种细菌繁殖活跃,要特别注意饮食、饮水卫生,牢牢把住“病从口入”关,防止肠道传染病发生。

感染性腹泻(也称急性胃肠炎)系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而引起的腹泻。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其染病途径大致相同,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少数由个体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

在夏季高发的是细菌性腹泻,人群普遍易感,婴幼儿和青壮年发病率高。发病机制为病原体和(或)毒素直接侵犯胃肠道粘膜而致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呈现上吐下泻的典型症状,有些还伴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肢体酸痛、全身中毒症状。

1、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婴幼儿玩具要定期清洗、消毒,避免病菌污染玩具而感染。

2、搞好环境卫生,管理好水源、粪便、消灭苍蝇。

3、搞好食品卫生,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干净,不喝生水,不吃腐烂不洁的食物。食物要煮熟煮透,剩菜剩饭要加热后食用,生熟食品分开放置,夏季注意凉拌菜卫生,防止苍蝇盯爬。

4、烹调时,厨房用具生熟分开,饭菜应现做现吃。吃剩的食物放在冰箱内时间不能过长,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尽量少吃冷饮,包括雪糕、冰激凌和冰水等。

5、尽量少在外面就餐。外出就餐要到卫生条件好、具备卫生许可证的正规餐饮点。不在路边小摊买东西吃。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懒汉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患布病的家畜是人类感染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我市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羊。

羊牛奶“三煮三沸”要煮熟

牛羊肉“千煮万炖”要煮透

健康生活细节多,生熟分开很重要

购买养只要当心,检疫证明很重要

兽医屠宰养殖户,个人防护很重要

发热乏力关节痛,及时就医很重要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病。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多见于狗、狼、猫狐及家养或野生动物咬伤,病毒随唾液进入人体,主要以侵犯神经系统为主,被带毒动物抓伤或舔舐粘膜后也会造成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迄今为止,一旦发病,病死率近乎100%。

1、管理传染源 对犬、猫等宠物应严加管理,定期进行狂犬病疫苗注射;以降低动物狂犬病的发病率。教育群众特别是儿童尽量不要挑逗猫狗等动物,减少被抓伤、咬伤的机会,不要让猫狗舔舐皮肤伤口和黏膜。

2、正确处理伤口 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及时处理伤口,立即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反复冲洗伤口,若伤口较深,可插管插入伤口,用注射器灌注冲洗,挤出污血后再用酒精或碘伏等消毒,伤口一般不缝合包扎,建议及时到正规犬伤门诊进行伤口处理。

3、接种狂犬病疫苗 狂犬疫苗接种是目前人类对抗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方法。人一旦被咬伤,疫苗注射至关重要,严重者还需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