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党群工作医院文化 → 正文

医院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医院文化 > 正文

【叙事医学】让医学成为“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

发布日期:2023-11-23    作者:刘 盼    来源:     点击:[]

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去临床科室了解、感受医患之间的故事,但始终没有从一个患者家属的角度去观察和体会这奇妙的医患关系。

儿科:用“三心”护佑患儿

儿科,不同于其他科室,他们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用爱心呵护每一个患儿,用耐心温暖每一个家属。

那是个普通的夜晚,孩子高烧,在家用药不见起色,于是急匆匆赶到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晚上八点,就诊的患儿络绎不绝,哭闹声此起彼伏,医护人员耐心安抚,细心诊疗。那天坐诊的是医生郭斌,孩子年龄小、哭闹的厉害,郭医生并没有不耐烦,而是轻声轻语、不急不慢的哄着孩子,给孩子查体、听诊。

“来,叔叔给你打个电话,你听。”

“张开小嘴,叔叔看下长了几颗牙,一颗、两颗、三颗……来,再张大点,叔叔看下里面还有没有长出新的牙齿,真棒。”

“来,叔叔再摸摸小肚子,看妈妈有没有给宝宝吃饱饭。”

他的安抚式诊疗填补了孩子缺乏的安全感,整个诊疗过程孩子非常配合体,没哭没闹。诊疗结束时,郭医生给我们留了他的电话,“晚上孩子有什么不舒服,不要太紧张,必要时给我打电话,我一直在医院。”那一刻,心里温暖极了。

急诊:24小时不“打烊”

医院的急诊科,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个永不熄灯,24小时有人坚守的地方,对医院来说是救死扶伤、抢救危重患者的前沿阵地,也是病患数量最多、病种最复杂、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地方;最近,我又一次作为患者家属与急诊医护有了交集,切实感受到这是一个寒冷与温暖交织、无奈与希望同在的地方。

孩子在外玩耍把头磕破了,需要专业清创缝合处理,就近的医院只能清理伤口做不了美容缝合,因此来到市中心医院急诊创伤中心。晚上九点的急诊科,候诊室排满了等待治疗的病患,办公室、留观室、抢救室,医护人员忙成一片。在护士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了急诊手术室门外等待,当天上班的杨医生出来看了看孩子的伤口便让护士袁清带我们去外科诊室进行伤口缝合前的准备。外科诊室侯诊的患者络绎不绝,诊室里医生们或是问诊、或是记录、或是查体、或是看报告,或是解答患者及家属的各种问题。

“现在是要给孩子做什么检查?”我问。

“孩子太小,为减轻孩子的痛苦要滴镇定。”袁清答道。

孩子因为害怕哭的非常厉害,在我的怀里拼命的挣扎着,袁清耐心的说,“没事,孩子害怕,咱们慢慢来。”经过多次的尝试,终于将镇定滴完。“等会孩子就会睡着,等他睡着了抱进来,我在这里等你。”

因为要注射麻药,我问袁清疼不疼,她告诉我,“打麻药会有点疼,不过很快就好了。”她看出了我的焦虑,“孩子交给我们,你在外面等,不要担心。”她的眼神告诉我,孩子可以放心交给她。

几分钟后,袁清抱着已经睡着的孩子出来了,带我们去了急诊外科手术室,考虑到孩子太小需要家人陪伴,她便安排我在等待区候诊,期间她一直安慰我、缓解我的紧张情绪,并向我交代回家后护理的注意事项,作为护士袁清总是会向她的患者多叮嘱几句,多提醒几句。孩子进入手术室进行缝合前,袁清拍了拍我的肩膀,似乎又在告诉我,“孩子交给我们,放心吧。”

从分诊、侯诊、医生问诊、查看伤口、麻醉、清创缝合到嘱咐注意事项,整个流程大概一个多小时的样子,期间患者一波一波的来,医生一刻不得停,真的是“流水一样未曾停歇的病人,看病说话一刻不停的医生”。

第二天一早头昏脑胀便出差了,把孩子留给了奶奶,走之前再三叮嘱多观察,必要时去医院复查。下午三点多孩子奶奶打电话过来,说孩子伤口有点出血,我立即联系了杨医生。

“杨医生,孩子伤口有点出血。”

“抱来我看看,我在科室。”

“您昨晚上夜班,今天没回家休息啊!”

“在办公室休息了一会,病人多,哪来的时间休息,接着干。”

简单的对话中,让我再次感受急诊医护人员的辛苦!两次诊疗,同一个医生接诊,24小时不停歇的工作;我知道,自己记录下来的急诊24小时真的再普通不过,远远不能反映出急诊医生日常面临的各类急难险重。但这平凡的24小时让我真真切切感觉到了他们的不平凡,我想对那个连续工作了24小时、头发泛着油、背也微微弯起的急诊大夫说:你帅气高大且温暖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