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管理创新的力度、服务升级的速度,换取群众就医的满意度,让我们的技术和服务在基层落地。”在深入推进“转作风、提效能、抓落实”主题实践活动进程中,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积极探索,以管理模式的革新为切入点,以管理模式革新、智慧服务升级、优质资源下沉“三箭齐发”,走出了一条“让资源活起来、让流程快起来、让服务沉下去”的改革新路径。
破局创新,打破“科室围墙”的暖心革命

“没想到眼科病房能住胸外科病人,从急诊到入院全程畅通无阻。”患者张先生通过医院创新推行的“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在眼科病区顺利完成治疗。面对胸外科“一床难求”的压力,化疗患者用药推迟,急诊外伤患者难收治问题,医院打破专科壁垒,建立床位资源动态调度体系,实现跨科收治。心脏大血管外科与眼科、风湿免疫科进行跨科协作,由首诊医师全程负责诊疗,使床位周转效率提升5%,住院等待时间从平均3天缩短至1天,眼科、风湿免疫科协作科室床位使用率同步增长。
优质服务,床旁结算按下服务快进键

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护士工作站,护士正通过移动终端为患者办理床旁结算:“从费用核对到医保报销全程4分钟就可以在病房完成,平均为每位患者节省近2小时。”这项融合“互联网+医疗”的创新举措,将繁杂的传统环节精简为“医嘱下达-床边结算-电子发票”3步走模式,实现“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专家下沉,家门口的“生命快车道”

“以前去看病要折腾好几天,现在有专家会诊,不用往省城跑,家门口就有大专家,太方便了。”在华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王大娘,通过心脏大血管外科专家团队的“基层诊疗直通车”获得及时救治。
据了解,今年以来,科室组建专家团队,创新帮扶机制,在5家县级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工作,开展“疑难病例会诊+质量控制+人才培养”立体化帮扶。构建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通过专家会诊评估,已累计近10例复杂病例(夹层、瓣膜病严重心衰)转入心脏大血管外科进一步治疗,实现“基层首诊—精准转诊”链条管理。基层上转复杂病例同比增长40—50%,真正实现“小病不出县,大病有通道”。科室满意度调查显示,住院患者平均满意度达98.75%。
“改革没有完成时,我们要让每个创新都化作患者的真切获得感。”科室负责人的承诺,正在转化为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暖心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