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医院新闻 → 正文

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 正文

【转作风 提效能】脑血管病治疗中心:以“速度与温度”点亮生命之光

发布日期:2025-04-10    作者:脑血管病治疗中心 袁美晶    来源:     点击:[]

近日,在渭南市中心医院脑血管病治疗中心,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救援。67岁的张先生突发脑卒中后,被紧急送往医院。从入院到完成静脉溶栓,仅用时28分钟,较国家标准缩短了32分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家属李女士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医生们一路小跑着做检查,每一步都耐心解释病情,这种争分夺秒又细致入微的救治,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这一幕,正是该中心深入开展“转作风、提效能、抓落实”主题活动的生动写照。通过流程重塑、技术攻坚与人文服务的深度融合,脑血管病治疗中心将“时间就是大脑”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患者铺设了一条既有速度又有温度的“生命通道”。

“绿色通道”加速生命救援

“患者意识模糊,右侧肢体无力,立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随着一声令下,脑血管中心、影像科、检验科等多学科团队迅速集结,形成了一条高效运转的“生命快车道”。患者无需经历繁琐的挂号缴费流程,所有检查实现“零等待”,CT室与溶栓治疗仅一步之遥,影像诊断与用药方案同步推进,确保了救治的黄金时间。

脑血管病治疗中心主任杨震介绍,过去脑卒中患者从入院到溶栓平均需要60分钟,而现在通过预检分诊前移、检查设备集成等创新举措,将DNT(入院至溶栓时间)压缩至35分钟以内。同时,溶栓后即刻评估颅内血管开通情况,若大血管仍未开通,立即桥接介入治疗。今年来,中心静脉溶栓量同比增长,血管再通成功率显著提升,真正实现了“抢回一分钟,挽救一周生命”的救治目标。

多学科协作筑牢生命防线

在脑血管病治疗中心,每一例四级手术都是多学科协作的结晶。由脑血管中心联合康复科、营养科、介入科、手术麻醉科等专家组成的MDT(多学科诊疗)团队,围绕复杂病例展开深入讨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一位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经团队协作,先后接受了取栓手术、床旁康复训练以及定制化的吞咽障碍食谱治疗,实现了全程无缝衔接。

“脑血管病救治不是单兵作战,而是一曲多声部的生命交响乐。”主治医师宋景军感慨道。今年来,MDT模式的实施使得脑血管疾病重症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缩短,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家属满意度显著提升。

“康复地图”照亮新生之路

在脑血管病治疗中心,康复不仅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全程陪伴的过程。患者家属赵先生惊喜地发现,即使在住院期间,患者也能接受肢体电刺激等早期康复措施,以及手指灵活性的训练。数据显示,早期康复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率显著提高,抑郁焦虑发生率明显下降。

“云探视”架起医患连心桥

为了让家属能够实时了解患者的治疗进展,脑血管病治疗中心创新推出了“云探视”服务。家属可以通过病床旁的视频通话设备,实时查看患者情况,并在固定时段进行视频连线。对于无法到场的家属,主管护士还会通过“重症监护室微信群”发送图文诊疗日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化解专业术语带来的沟通障碍。

因工作原因无法探视的李先生表示:“每天收到这些护理小视频,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这项服务的开展,不仅有效降低了医患纠纷率,还提高了健康教育的知晓率。

在脑血管病治疗中心,每一秒的提速、每一次的沟通、每一份康复方案的背后,都闪耀着“人民至上”的初心光芒。当“黄金救治圈”与“全周期关爱”相遇,当技术创新拥抱人文关怀,这里书写的不仅是效率提升的医疗答卷,更是一份守护万家灯火的生命承诺。这种“硬核技术打底、暖心服务着色”的实践模式,正为渭南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温暖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