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渭南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迎来就诊高峰。最新数据显示,近三个月妇科月平均门诊量已达4800人,较前期增长200人,7月14日更创下单日接诊207人的记录。面对持续攀升的服务压力,妇科门诊不仅平稳运行,更交出了一份效率与温度并存的答卷:患者平均候诊时间较之前30-40分钟大幅减少,缩短至15-20分钟;预约挂号率较前提高5个百分点升至67%。这背后,是妇科坚持“患者为中心”理念,通过系统性智慧升级与服务流程再造,打造有温度诊疗体验的生动实践。

坚实保障:365天不间断守护健康
疾病不分昼夜,守护时刻在线。妇科门诊全年无休,包含节假日在内全天候服务患者,确保急诊绿色通道24小时畅通无阻。对于残障人士、急重症患者、军人军属及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科室特设“温馨绿色通道”,提供优先便捷服务。为应对如207人这样的日高峰就诊量,科室建立了灵活的人力调度机制,动态增派妇科专家和普通门诊医生,同步扩充护理力量。专职导诊人员的全程陪伴,让患者从踏入门诊的第一步就感受到引导的温暖。
质量是服务的基石,科室构建常态化、多层次培训体系,每周组织《妇科诊疗规范》专题学习,紧跟国内外最新指南,持续提升团队的专业水准与协作效能。
智慧赋能:让便捷就医触手可及
“看病难、排队久”曾是患者的痛点。如今,妇科门诊借力智能化管理,实现了就医流程的深度优化。通过推行多渠道、分时段精准预约挂号,患者可以更便捷地安排就诊时间,有效分散人流,避免拥挤。复诊患者享受到扫码快速就诊的便利,省去了重复挂号和排队的烦恼。诊区内增设的导诊人员穿梭忙碌,主动协助患者完成挂号、缴费、检查等各个环节,大大提升了流转效率。科室间的高效协同是关键,妇科与检验科、超声科紧密联动,优化样本送检流程,加速报告出具。更让患者称道的是,检查结果会通过微信公众号自动推送,电子报告查询功能真正实现了“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减少了往返奔波的辛劳。
服务深化:特色诊疗与人文关怀交融

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妇科门诊不断拓展服务内涵,注重诊疗体验的温度与深度。大力开展日间手术,无痛人流、宫腔镜检查、宫颈息肉及LEEP等手术均可在此一站式完成术前检查、手术和术后观察,平均在院时间严格控制在24小时以内,极大方便了患者生活安排。针对复杂病例,科室组建了宫颈疾病、妇科肿瘤、不孕不育等多学科协作(MDT)团队,提供整合式解决方案。患者隐私保护全面升级,严格执行“一医一患一诊室”制度,诊疗信息加密管理,营造安心私密的就医环境。
沟通的温度:化解焦虑的良方

即使面对激增的门诊量,妇科医护团队始终不忘沟通的温度。科室定期开展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如标准化病人(SP)演练等,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充分、耐心的解释。这份用心,在60岁的周阿姨身上得到了最温暖的体现。当她在诊室看到“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病理报告时,双手止不住地颤抖,声音充满恐惧:“医生,我这是不是宫颈癌呀?”接诊医生立刻轻按住她的手,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化解她的恐慌:“周阿姨,这不是癌,就像苹果表皮坏了一小块,咱们及时把它处理掉,剩下的都是好的。”医生指着示意图,耐心解释微创手术的过程和良好的预后,并宽慰道:“很多人治疗后都没事,你配合复查就行,别自己吓自己。”周阿姨紧绷的心弦终于放松下来:“听你一说,我心定了。多亏你讲得这么明白。”这样充满关怀与专业的交流,正是妇科门诊将人文精神融入日常诊疗的缩影。候诊区播放的科普短片,也巧妙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健康宣教,既传递了知识,也舒缓了患者的紧张情绪。

“作为女性健康的守护者,我们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妇科主任张博表示,“在这个科技赋能医疗的新时代,不仅要提供最专业的诊疗技术,更要用心打造有温度的就医体验。我们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人文关怀为底色,为新时代女性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让每一位女性患者都能感受到医疗的温度和力量。”
渭南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通过智慧升级与人文实践的深度融合,应对了就诊高峰挑战,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其全年无休保障、精准预约分流、高效跨科协同、日间手术模式、强化医患沟通等举措,形成了一套切实有效、可复制推广的“渭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