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渭南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颜色”争夺战。

三名因误服工业盐导致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患者被紧急送医,其中一名20岁女性患者全身皮肤呈现诡异的蓝灰色,生命垂危。经急诊团队全力救治,三名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据了解,中毒的爷孙三人因将外观与食用盐极其相似的工业盐误作调味品使用,餐后相继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参与抢救的急诊医生吴子赫介绍,亚硝酸盐是一种强氧化剂,进入人体后会迅速破坏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导致组织器官急性缺氧,从而引发皮肤黏膜紫绀、头晕乏力、意识障碍等典型中毒表现,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面对危重病情,急诊团队立即启动中毒应急预案,在实施高流量吸氧、升压等综合支持的同时,迅速为患者静脉推注特效解毒剂亚甲蓝。随着药物起效,患者皮肤颜色逐渐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稳步回升,意识也逐渐清晰。
专家提醒,工业用盐与食用盐外观相似但毒性强烈,公众需加强防范:严格区分存放并明确标识,坚决不混用;务必从正规渠道购买食盐,对来源不明的类似物质保持高度警惕。若发现有人进食后出现皮肤发紫、呼吸困难等症状,须立即送医并保留可疑食物样本,为诊断争取宝贵时间。
此次成功救治不仅展现了医院急诊团队的专业能力,也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急诊专家强调,安全生产生活容不得半点马虎,提高警惕才能避免“餐桌杀手”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