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关节炎,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不是一种太严重的毛病,可治可不治,偶尔发作,忍忍也就过去了。但严重的骨性关节炎,可能让人完全失去活动能力。71岁的雷大妈,就因为这个病,导致双腿僵硬,“家里蹲”了十年。
疼痛难忍,雷大妈选择双膝关节置换
雷大妈虽然年纪大了,身体一直还算健壮,10年前,她开始感到膝关节疼痛。
“一开始也不严重,偶尔痛一痛,休息休息,忍一忍也就过去了,也去当地医院看过,说是关节炎,配过药,做过理疗、按摩什么的。”雷大妈告诉骨二科的胡洪波副主任医师。可是,雷大妈的关节炎却一直不见好转,一年比一年严重起来。到后来,她的腿已经慢慢弯成“O”形,膝盖肿得像个馒头,每天的人体感受只剩一个字:痛。
为了缓解疼痛,她坐着时,不停用手捶打膝盖;要站起来了,得先把膝盖屈伸活动活动,才站得起来,起来才走不到一两百米,又痛得要坐下。最后,她和家人商量多方辗转打听,决定到胡洪波这里,把两个已经严重损坏的膝关节都换成人工关节。
5月10日和5月24日,胡洪波副主任医师分两次为雷大妈分别置换了两侧膝关节,每次手术约90分钟,术中出血量在100毫升左右。
第二侧膝关节换好后的第3天,雷大妈就下地了,第10天完全扔掉了拐杖,行走活动大致恢复正常,生活完全能自理。
“一开始,我叫她下地,她还不敢。我跟她说,人工关节装上去即刻就牢固,你就放心往地上踩,她才敢动。踩了几下后,她发现真的不痛,胆子就大了,开心地在走廊里来回走个不停。”胡洪波笑着说。
何时需要换关节?
胡洪波副主任医师说,退变性骨性关节炎在中老年人中很普遍,60岁以上人群大约每6个中就有1个,这和年龄、外伤史、骨质增生等都有关系。
关节炎的程度可简单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的,表现为偶有轻微疼痛,不影响走路,这个阶段病人可以选择吃药、理疗、针灸推拿等保守治疗手段。
中度为经常疼痛,走路的时候关节会突然“卡”住,走平路还可以,走楼梯更不舒服。这种情况可做一个关节镜治疗:在膝盖上打两个小洞,关节镜伸进去,把膝关节里妨碍活动的碎屑、游离体都冲洗干净,该修补的半月板、软骨等都修补好。
重度的,表现为膝关节持续性的非常疼痛、肿胀,经过保守治疗六个月也没有改善,腿部开始出现外八字、O形腿等畸形,走楼梯根本不行,走平路也十分困难,这时候就需要关节置换了。
不止是手术,康复锻炼也很重要
胡洪波说,雷大妈膝关节置换后之所以恢复得那么好,除了手术成功外,和康复锻炼分不开。
“在我院住院的每位骨伤科手术病人在术前术后都会得到康复科医师的指导。”比如雷大妈,她术前两天,骨二科就开始为她制订康复计划,指导她术后该如何活动,帮助她锻炼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等。术后,医师继续指导监督雷大妈活动关节,并教她重新走路——雷大妈10年O形腿,已不太会用正常姿势走路了。雷大妈出院后,主管医生还为她量身定制康复训练计划,让她回家继续锻炼。
“病人手术后行动能力能恢复多少,和康复得好不好有很大关系。比如关节置换后,走路爬楼梯等一般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想做深蹲等动作,就需要科学的康复和锻炼了。随着医学的进步,尤其是老年人,希望能通过手术治疗帮助他们减少病痛,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