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双耳是我们聆听世界、相互交流的重要窗口。然而,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都会增加几万名新生聋儿数量。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增长,预防尤为重要,渭南市中心医院耳鼻头颈外科主任宋建涛为预防新生儿耳聋“划重点”。
引起耳聋原因
人们常常认为耳聋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但是,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全国每年新生儿耳聋发病率为0.1—0.3%,因先天性原因导致听力损失的新生儿每年新增2—3万名。新生儿时期的听力障碍可直接影响听觉神经系统的发育,耳聋患儿在语言发育最关键的1—3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可能导致言语障碍甚至聋哑、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等心理行为问题,最终给患儿自身、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引起耳聋的原因很多,分为先天性原因和后天性原因,先天性原因有遗传、妊娠期感染、新生儿期产钳外伤或感染等因素。父母双方或一方家族中有耳聋基因,都有可能使孩子患有听力问题,值得关注的是,听力均正常的夫妇,也可能孕育聋儿宝宝!父母及家族没有耳聋患者,但可能是耳聋基因携带者,但不一定发病,但当双方父母携带同个致病突变基因时,宝宝出生时有25%的概率耳聋,如果这对夫妇生二胎,二胎宝宝仍有25%耳聋的风险。妊娠期三个月内患有风疹、弓形虫感染等,病毒可经胎盘而对胎儿构成威胁,引起内耳发育畸形,导致耳聋。孕期母亲使用了如庆大霉素、奎宁等耳毒性药物,药物可通过胎盘进行胎儿的体内,导致胎儿第七颅神经中毒而引发耳聋。母亲在孕期若受过深度麻醉的,也会造成胎儿听力损害。分娩过程中使用产钳等造成的外伤、难产导致的严重窒息、新生儿核黄疸、母婴血型Rh因子不合或ABO溶血、早产低体重儿、胎儿期病毒或其它非细菌感染,都有可能引起听力损害。
后天性原因包括煤气中毒、爆震性噪声污染、感染和疾病(如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猩红热、白喉、伤寒、梅毒、脑膜炎、 糖尿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外伤、耳毒性药物的使用等因素也能导致耳聋。
如何做到有效预防及早发现、早干预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预防孩子耳聋应从孕前体检开始,提前进行基因检测,排查致畸基因。孕妇应避免到过于杂乱的场所去,以免感染传染病毒性感冒、腮腺炎、脑炎等疾病,同时应尽量避免接触X射线。不用耳毒性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来避免药物中毒。正确治疗中耳炎等疾病,避免后遗症的发生。不要长时间佩戴耳机,以免损伤听力。不要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使其受到强声刺激。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宋建涛提醒各位父母,宝宝出生时,应尽早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生儿出生满48小时就可以进行常规听力筛查,将可能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宝宝筛查出来,并到专科门诊进一步确诊和追踪观察,尽早判定听力有无损伤,在其语言发育前提早干预。根据筛查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先天遗传性耳聋患儿进行人工耳蜗手术,或选配助听器进行康复训练;对听力损失较轻的患儿进行追踪观察;为药物性耳聋易感者及其监护人发放用药指导卡片,避免用药致聋等。
宋建涛表示,降低新生儿耳聋发生率,关键要以预防为主,并且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损失的听力可能再也无法恢复。家长应多学习一些科普知识并采取保护胎儿和婴儿顺利成长的措施,使儿童不受致残因素的影响,让每个新生命都能聆听到精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