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季节交替,也是儿童急性中耳炎的高发季。急性中耳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冬春季节多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其典型症状是耳痛(尤其是夜间睡觉时突发耳痛),有时会伴有听力下降、耳朵发闷、耳流脓等,可出现畏寒、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症状。急性中耳炎通常发病急,一般在控制感染、通气引流治疗后可以缓解,预后较好。如果治疗不彻底,可能会引起鼓膜穿孔、分泌性中耳炎或化脓性中耳炎。
儿童急性中耳炎为何高发?
咽鼓管是耳鼻之间的通道,儿童7岁前咽鼓管发育尚未完全,较成年人的短、宽且平直,位置较低,病原体容易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引起急性炎症。同时,小儿鼻咽、口咽部的淋巴组织以及中耳血管丰富,易受细菌感染。某些疾病,如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也容易引起中耳炎。此外,儿童的抵抗力较弱,患呼吸道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易并发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孩子患急性中耳炎期间应禁止游泳,洗澡时也要防止水流入耳内,以免加重感染;应避免乘坐飞机,以免加重鼓膜炎症;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用力擤鼻涕,不要频繁掏耳朵,同时,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另外,急性中耳炎患儿的饮食要尽量清淡一些,忌食辛辣食物。
如何避免急性中耳炎?
儿童急性中耳炎和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尤其是患有鼻炎,平时睡觉时打鼾、张口呼吸或有憋气表现等情况的孩子,患急性中耳炎的风险更高。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有助于预防急性中耳炎。
1.让孩子多锻炼身体,以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减少上呼吸道感染,降低急性中耳炎发病的概率,同时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和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2.如果孩子患有鼻炎/鼻窦炎,家长要积极带孩子到医院治疗。此外,家长还要嘱咐孩子不要用力擤鼻涕,以免炎症通过咽鼓管逆行感染累及中耳腔。
3.孩子在洗头、洗澡或者游泳时,要注意保护好耳朵,避免耳道进水。
4.孩子平时要注意避免耳朵受伤,不要使用尖锐物品掏耳朵,以免造成耳道损伤,从而出现感染,引起急性中耳炎。
5.家长要告诉孩子,在飞机起飞或下降时可以尽量多做吞咽动作,如嚼口香糖、喝水或做捏鼻闭口鼓气动作,以促使咽鼓管不断开放,平衡中耳内外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