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课堂

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课堂 → 正文

健康课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课堂 > 正文

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治知识

发布日期:2020-10-22    作者:疾控科:梁阿莉    来源:     点击:[]

肾综合征出血热(俗称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流行范围广的特点。发病呈现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秋冬季高峰(10月份-下一年1月份)远高于春季高峰(4-6月份)。

陕西省属于出血热高发省份,渭南是省内出血热重点流行地区。

传染源:

出血热的病原体为汉坦病毒,主要传染源为黑线姬鼠、褐家鼠等鼠类。

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含有汉坦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感染。

(2)消化道传播:进食被带毒鼠排泄物直接污染的食物。

(3)病媒传播:寄生于鼠类身上的螨、虱具有一定的传播作用。

(4)接触传播:通过被带毒鼠类咬伤或者皮肤破损伤口直接接触带毒鼠的排泄物、分泌物。

(5)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易感人群:

发病主要取决于人的生活习惯和动物的生活习性(渭南地区主要集中于渭河两岸的农村人口)。如果带毒的啮齿类动物主要栖息于农田,人感染则主要与农业活动有关;如果带毒的啮齿类动物栖息在人的家内或其他建筑物内,则感染主要发生在居家环境中。

主要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2--3周

就诊早晚和治疗措施的不同,临床表现相差悬殊,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典型病例“三红”“三痛”症状明显。(眼红、脸红、胸颈红,头痛、腰痛、眼眶痛)。

预防措施: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可预防的传染病,只要措施到位,就可以避免被病毒感染。防治的关键主要有以下方面:

1.防鼠灭鼠是本病预防的主导措施,防鼠为切断传播途径,灭鼠为消灭传染病。

2.接种疫苗是预防出血热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我国针对流行性出血热实行扩大免疫接种规划措施,流行地区人群应接种疫苗。

3.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夜宿在果园等户外场所,以防螨虫叮咬,不要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等。

4.要做到“三早一就”,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1)早发现:发现疑似病例,应尽早就医并及时向疾控机构报告。

(2)早休息:发病后立即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3)早治疗:早起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对本病预后起决定性作用。

(4)就近到规范性 医疗机构治疗:就近治疗,避免长途转送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