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党群工作医院文化 → 正文

医院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医院文化 > 正文

【家文化之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患”位体验,假如我是你

发布日期:2024-05-29    作者:心脏大血管外科 李浩琪    来源:     点击:[]

 

工作中我们总在思考,为什么患者依从性总是不高?为什么患者总是在拒绝?当我们处在和他们同样的位置,经历着同样的治疗时,有些疑问可能会明晰。

为更好了解并满足患者需求,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医护人员共情能力,切实站在患者角度去理解患者的感受,近日,渭南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开展“假如我是你”沉浸式护理体验活动,护理人员摇身一变成了“患者”。活动中,护理人员切身体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感受,感患者所感,想患者所想。

体验一:动脉采血

ADE41A0AD6

“日常工作中,给病人抽过无数次动脉血,但这是第一次被抽,害怕让我不敢伸出手,当同事用碘伏帮我消毒时,脑海中不断浮现病人的痛苦表情和躲避的眼神,看着针头扎下去的那一刻,我被吓得呲起了牙,针头扎进手腕处的酸胀和疼痛感让我出了一身冷汗,很难想象穿刺不成功时,患者被扎两三次需要多大的勇气。”护士体验时说道。

“通过这次体验,我深刻感受到了患者在接受动脉采血操作时的心理压力,让我更加明白以后在采集动脉血时,要向患者解释清楚检查目的,取得病人配合,有时候一声善意的提醒,几句耐心的解释,可以很大程度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带给患者温暖感。”

体验二:心电监护

8011C7178A

护士在体验前心想“心电监护有什么不舒服的,只需要躺在病床上就可以了呀”。但在体验了一番后才明白,临床在使用心电监护过程中各种导联线相互缠绕,限制了病人活动,电极片长时间佩戴会发痒,血氧夹一直戴在手指上会有疼痛感、潮湿感。其实这些话从患者口中也听到过,但只有自己亲身体验后,才会有更深切的感受。

在之后的工作中,将采取心电监护时将线路捋顺后再安装放置、电极片定期更换、取下电极片时动作要轻柔相应措施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体验三:入院指导

对于护士来说,长期工作的环境是非常熟悉的,而对于病人来说,病区环境很陌生,从患者角度听入院宣教时发现,这一小小的步骤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老年患者,仔细讲解配合适当指引,能大大降低病人在院风险,提高患者的住院体验。

此次共情体验像一座桥梁拉近了护理人员与患者的距离,真切感受到天花板上刺眼的灯光,体会到被各种导管线路缠绕的束缚和恐惧感,让护理人员深刻明白,护患之间不是只有“冷暖自知”,更应该充满“冷暖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