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再一次以病人角色踏进普外科的病房,熟悉的面孔,关切的眼神,忙碌的身影,同病相怜的病友,共同滋生着满满的感动。
隔壁床是一位慈祥的老人,老人说她身体一直很硬朗,除过眼睛白内障手术几乎没进过院,这次因为胆囊病变辗转去了几个医院。准备在离家较近的一个医院准备做手术时,被孝顺的儿女送进了她们放心的三甲医院。
大半生辛苦劳作的老人还是有些焦虑,她说在外面医院检查了几次,都说不清自己是啥病,每当老人提起这个话题,儿女们就安慰说,就是很常见的胆结石,让老人放心。老人喃喃自语,“人家大夫说胆占位,我也不知道啥是胆占位?但是我还是心里犯嘀咕。”
她的老伴年轻时耳朵被炮振了,听力有些损伤。当孩子们和老人说话时,老头总是习惯性用手轻轻扶起自己的耳朵,着急的想听明白大家在说什么。
因为听力的问题,儿女总是不放心老人待在医院里,就总让老人回去,但是老头几乎每天都来。
手术前一天,家里几个人都叮嘱老人今天不用来,手术当天再来,我就给他们说,你爸爸今天肯定还会来,老太婆说我给他也说了,让他不要跑了,四五个人都说了不让来,今天肯定不来。
正午时分,老头不出我所料出现在病房里。老头说我在家里心慌待不住,就想过来看看。前来看望的亲戚一起聊天,老人走过来走过去,用手扶起耳朵,努力的想听明白她们在说什么,担心老伴有啥事瞒着他,听明白了没啥事,着急的表情立即换成了笑容。
他的儿女让老人去大厅歇着,老人在门口转了一圈又回来了,说:“你们都待在病房,为啥不让我待,我就想看看你妈。”孩子们都笑了,说不是不让你待,害怕你着急。
手术结束后,老头兴冲冲的来到病房给我说:“我现在终于放心了,一切都顺利,没啥大问题,大夫都说好着呢,这下让我回去待十天不来,我都愿意,这下我就回去好好给果园浇水了。”老人说着说着,眼圈都红了!
“老伴跟着我下了大半辈子苦,病了后我晚上都会醒来十次,想着身边老有个人,但是一看旁边是空的,心里就难受,说这次住院万一再有个啥?我心里咋能过去,这下我放心了。"
“小雨?”我叫了女儿一声,女儿说:“妈妈,你咋要打断我,我正沉浸感动里,你看老人都快哭了"。
老人有惊无险,手术顺利,病检结果正常。老人终于松了一口气,“还是大医院好,这里的大夫和护士就是好。”
他推着轮椅进来了,然后把插着胃管的老伴抱到床上,这些动作几乎是他一个人完成的。下午2点多,老人在护士交待的时间里准时去门诊了,因为病人太多,有项检查没能做完,第二天一大早我去病房时,老人又是一个人,早早就推着老伴去做检查了。
“孩子呢,没人换你吗?你一个人连轴转,撑不下来的,把孩子叫回来吧。”我担心地说到。
老人无奈地说,“老伴病的时间长了,孩子们都各有各的事,年前在西安住院孩子们都请假照顾了几天了,现在去外地打工去了。”
“老伴病了几年了,先是脑梗,左侧肢体活动不灵,现在又是胰腺炎。年前在西安治好了,回去又犯了,吃啥吐啥,在小医院不行,就又来你们这儿了。”
“闺女,你帮我看一会,我下去吃个饭就回来了。”老人对我丫头说。晚餐时,老人站在窗口吃起了干馍,望着窗外,我不知道老人在想什么?丫头说:“妈妈,把那些香蕉给爷爷吧,他光吃馍。”
为了不给儿女添负担,照顾久病在床的老伴,不离不弃,需要承受多少压力?听老人说地里也没收入,有个病人自己也干不成啥,儿女们也都不容易,只要孩子们过的好,不和媳妇闹矛盾,他苦点累点没啥。老人说“我们村里的人都给我鼓劲,让我不要倒下。”
朋友来病房时,说起老人的故事,我俩都满含泪水。朋友问女儿,你们现在的年轻人都想什么呢?还相信爱情吗?女儿点了点头。因为她看到并感受到了相濡以沫的不离不弃,它就真实地发生在眼前。
“王大夫,你不是昨天才值夜班,今天咋还在病房?”我问到。“我和主任早上去西安开了个会,昨天来病人多,有点不放心过来看看。”
周末,三个医生在查房,问临床病人买到气球没?因为吹气球是做手术前后,锻炼患者肺功能,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有效办法。
老人拿出气球说,“不容易找到,买了两包。”其中有个医生说,“借给我一个吧,我有个病人也要做手术。”另外一个也说,“就是不容易买到,也给我一个吧,我让我那个病人也吹吹气球,锻练肺功能。"这就是我们的普外科医生,细节中透露出的敬业。
病房里不时会传来温柔亲切的叮嘱声:“你们今天8点以后不能进食,十点以后不要喝水,明天几点手术。”“有啥不舒服您给我们说......”
护士们几乎从上班忙到下班,脚步匆匆,永不停歇。践行着我们医院“安全规范 品质卓越”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从无怨言。
朴实中透露着真情,孤独的身影凝聚着坚强,感谢生命里的有缘人!普外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救死扶伤的不平凡工作,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这正是对“医者仁心、大爱无言”的最美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