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一首《苦热行》,精准的描述了夏季的高温天气。酷暑热浪之下,对喜欢户外玩耍的儿童来说却暗藏危险。儿童由于产热多而自身对热的调节能力不足,是中暑的易感人群,且更易并发器官损伤,发展成重症。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或)高温无风的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二、中暑的分类
儿童中暑严重程度分类与成人类似,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型中暑和重型中暑,其中重型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及热射病。
中暑根据年龄也可分为婴幼儿中暑和儿童中暑,其中婴幼儿中暑根据是否存在缺氧窒息又分为闷热综合征和捂热综合征。对不明原因发热、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或厚包被包裹的婴幼儿,若出现痉挛、惊厥或意识改变,要考虑中暑的可能。
中暑的症状
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中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型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型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及热射病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热痉挛可表现为体温升高,除头晕、四肢无力等轻型中暑的症状外,常以肌肉痉挛为突出表现,与电解质丢失、酸中毒有关。热衰竭则以血容量不足为主要表现,同时可伴随因电解质丢失、酸碱平衡紊乱和过度通气等因素出现的肌肉痉挛,患儿一般存在体温升高而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上述类型均可在延误治疗后演变为热射病。热射病作为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患儿体温通常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干燥、循环衰竭和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可伴谵妄、抽搐、嗜睡或昏迷。
中暑的急救处理
转移:立即迅速转移至于阴凉、通风良好处,避免阳光直射,平卧并解开衣扣休息,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服。
降温:用冷毛巾、冰块隔层冷敷额头,也可用水进行全身擦浴。
补充:补充水分,可加入少量食盐或者服用电解质水,少量多次补充,但注意不可过急补充大量水分,也不可服用过凉或含有酒精和糖分过高的饮料,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甚至会进一步加重水分丢失。
转送:对重症患者(轻症以上分型),在现场救护、降温的同时,立即拨打 120,及时转送至医院进行救治。
如何预防中暑
儿童属于中暑的高风险人群,中暑由于其潜在致命性,可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同时中暑也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提高家长朋友对儿童中暑相关风险因素的认识及中暑预防知识的普及,可以有效降低儿童中暑的发生率。
(一)应了解中暑相关知识,关注极端高温预警。
(二)少外出,勤通风:在高温天气,合理安排并减少户外活动。保持环境通风及适当的室温。
(三)不要盖被过多的包被及衣物,不要将孩子独自留在密闭机动车内。
(四)如感到不适,立即停止运动,寻找荫凉地方休息。
(五)清淡饮食,多补水,重防晒:保证充足的饮水,每30分钟至1小时补充水分。另外可食用防暑降温的食物,如绿豆汤等。
(六)如果必须到户外,儿童衣物选择轻便透气,易于汗水蒸发的材质,并使用遮阳伞、遮阳帽等进行物理防晒,脖子后边也注意遮盖。